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受邀台灣藝術家

林舜龍

跟大自然的關係好,跟人的關係也會好

撰文Text |夏平安、范昱麟 圖片提供Photo 
|甲桂林、TPG「如果土地是記憶連結的載體,海洋將是連結未來的想像介面。」2013 年,達達創意林舜龍身為代表台灣的兩位藝術家之一,受邀參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;2014年,他將在瀨戶內海受到的撼動帶往紅樹林,希望能掀起一圈圈愛的漣漪,溫暖人心。

林舜龍的成長之路,一直與水岸有著斷不開的緣分。兒時住台北市民權西路,當時淡水河還沒有築起堤防,對岸的三重埔是城市風景的一部份;青少年讀淡江中學,成年後到巴黎留學,在塞納河流域度過8年。他笑稱,塞納河用台語諧音來讀是「撒嬌河」,水邊常有鴛鴦、天鵝,散發出一種幸福感;如果,塞納河的特色是浪漫的「柔情」,那麼淡水河給他的感覺是「溫暖」,因為她是台北的母親河,尤其又依傍著觀音山,女性的張力非常強烈。

甲桂林用心開發 紅樹林被愛呵護

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與建商合作,卻是第一次有建商這麼用心,如同漣漪般認真地擴大藝術的感染力。林舜龍說,之前與建商合作的模式偏向靜態與室內的展示,這一次與甲桂林合作,則如同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有戶外的展示場地,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,還有兩位日本藝術家的創作,至於具體的內容先保密,只能透露兩個關鍵字:「自然」。

「被愛呵護著的人會變漂亮,被愛呵護著的環境很美好,而被愛呵護著的藝術作品,才能夠擁有靈魂。現代社會太多拋棄了,就是缺乏被愛的感覺。我認為,跟大自然的關係好,跟人的關係也會好。甲桂林願意與我共同傳達這份愛,把這件事做成,讓人們在忙碌的生活的型態中,不忘初衷,回到純粹地『喜歡美』這件事,等於是播下種子,喚回人們的五感,體會世界的美好。」

紅樹林跨界展演 沒有圍牆的美術館

林舜龍感性地說,為什麼藝術用的是「薰陶」兩個字,而不是「教」?因為藝術必須透過「感受」才能夠真正獲得,台灣很多人都喪失了以「眼耳鼻舌觸」五感去感受世界美好的能力,這也就是台灣不容易出現藝術家的原因,也是文化與生活總是有段距離的原因。

美,是重要的,有美的地方就有愛。如果讓下一代生活在不美的環境中,他認為這是對下一代最大的虧欠。林舜龍對孩子說,「如果我不能讓你生活在美的環境,我會覺得很對不起你,為什麼要把你帶到這樣的星球來……」對林舜龍來說,在紅樹林3,000公尺水岸旁有漂亮的建築群,有「灣岸環境美術館」的跨界展演,呈現出一個沒有圍牆的美術館,這無疑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