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青埔【橫山書法館】的書藝地景

看當代書法如何可能

桃園橫山書法藝術館

四方建物即墨硯,觀者行走如墨跡

 

此次甲桂林同仁參訪,位在桃園的橫山書法藝術館,結合青塘園水岸埤塘地景,場館臨水而建。建築師潘天壹,以文房四寶中的墨池、硯台為意象打造。從高處俯瞰,整個區域佈置了五座方形建築體,由兩條軸帶串連。建構五方篆印,自成別具書藝感聚落。

 

沿著觀展動線,從室內穿越到室外,踏上戶外廊道,對比室內的幽暗,站在廊道上,耀眼亮晃的光線灑落,視覺突明亮起來。遠眺埤塘水面粼粼水光,細觀灰調清水模牆面,襯上光影變化;人與大自然與建物,三方交響互動,每一瞬皆為詩性存在。

 

如此光線明暗、空間轉換變化,對應書法運筆過程,輕重調節,留白呼吸,觀者行走如墨跡,形成獨有的觀展軌跡。

 

書法的古典轉譯與現代思考

從新造一個字、墨水加紅酒、紙也能玩花樣

 

目前正展出【2023橫山書藝雙年展:法與無法交織的年代─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】跨時代、地域,邀集42名書法家和藝術家作品,展覽主軸聚焦書法藝術的古典轉譯與當代思考。呈現書法多元的表現形式,以及書法的可能與不可能。

 

首先在《古典的現代演繹》這個主題,探討在王羲之、王獻之的古典傳統書法形式上,如何有新的樣貌。卜茲的狂草,在七公尺長的紙上,筆畫如瀑布磅礡、飛龍翻騰。面對「書法線形的再現可能」,卜茲曾有這樣的感悟:「當細膩與典雅不再是書法的全部時,它將通往一個更純粹的線條與空間的新時代」、「在粗獷與雄厚的骨子裡,書法將會保有細膩與純真的線條智慧」。

 

緊接著有各式令人意想不到的書法玩法,付曉東的〈每日一字〉,看上去陌生的字,仔細觀察,由「無為」、「神不飲食」…等字解構後再重組。作品同時想傳遞在疫情期間,如何療癒心靈而能更自在生活。許靜則是把墨汁加入紅酒來書寫成「酒書」,讓墨色多了層次變化,許靜透過書法「入古出新」,在古人的經典中學習,一邊觀照自我,來完成「出新」創作。

 

來到另一幅作品前,是水墨現代化之父─劉國松的〈適意不棄逍遙遊〉,終其一生為水墨畫現代化進行實驗性藝術創作,獨創「劉國松紙」將麻筋揉合進紙裡,透過「抽筋剝皮皴」技法完成抽象山水。

 

皴(ㄘㄨㄣ),原是嚴冬時手腳龜裂形成的紋路,國畫山水「皴法」則為表現自然景觀凹凸陰陽的線條、紋理與形態。而「抽筋剝皮皴」是將上墨後的紙,抽出其纖維,在畫作上形成特殊乾枯留白的紋理,營造劉國松式的雲、雪、霧,水露,蒼茫煙水,巍然山景。

 

書法的未來,現代人還寫字嗎?

書法也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!?

 

林俊臣作品〈瀕絕四品〉,創作者藏了一個梗,牆上掛著三個大字分別是「虎」、「熊」、「鯨」,主題是〈瀕絕四品〉,但卻只有三種動物?!少了的那一個是:書法。現代人總是手機不離身,低頭滑手機的時間長。你有多久沒拿筆寫字了?更何況是毛筆。

 

吳季璁的〈書法習作001〉,透過錄像的方式,將紙安裝在跑步機上,毛筆在滾動的紙上書寫,隨著紙速度越來越快得移動,最終宣告書寫失敗。作品想要傳達後現代書法,趕得上科技嗎?在現代的時空背景下,毛筆和紙張的對話還能如何產生時代性意義?也留待思考。

 

整個書藝雙年展還有更多書法創作值得前往參觀,川尾朋子在現場於牆面上揮毫而成的「不變」、李君毅用軟木精密蓋出的〈山不厭高〉、韓國藝術家朴鎮雨以墨條拓印成的〈墨塔〉……等。有心理學家研究,提出建議,如何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?!「每天少滑手機一小時,就能帶來更多幸福感」也許,打破日復一日的日子,放下手機來趟桃園青埔【橫山書法藝術館】,或是提筆寫幾個字,也能為生活留下更多不一樣的印記。

 

您可能感興趣

CASE精選個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