爵對品味

It’s Jazz

封面Concept

-草根之爵 小心上癮-


 

爵對品味 It’s jazz(上篇)

草根品味,在我們的生活裡充滿各種長相,它是個很有趣的現象,或稱不上高雅,但卻也回應人性最本質的渴求,提起了品味的草根性,想起了爵士,隨之而來的標籤如:「紐奧良」「黑人樂手」「昏黃燈光」「鋼琴」「小號」「復古麥克風」「男女情事」「酒飲」「鼓點」……它充滿想像的,爬進了人們的記憶之海,那麼廣大無邊,卻又鮮明浮現。這就是草根的魅力,如影隨形,看似平凡,卻早已悄然成型的「爵對品味」。

 

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……

源於美國紐奧良的非裔美國社區,「藍調」、「拉格泰姆」「歐洲軍樂」作為它的基底,由其發展而來,它汲取風土民倩、生活方式、大時代的背景,進一步譜寫出各門各派的風采,出現在電影、小說、節慶活動之中,共襄盛舉一個滿溢時代感受的主體音樂,簡約有力的由口中吐出一句「It’s Jazz」

 

 

爵的幸福—「暖暖的」

那是一種調調 ,它是一種氛圍。有人就特別喜歡在雨天 點著一盞汔化燈,或在烤爐邊,讓金黃光暈暖心成色,圍塑心靈的穩定就這麼上身!

場景彷彿村上春樹《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》中暢談在艾雷島上啜飲泥煤威士忌的快意享受的模樣。冬日、坐著、燃著泥煤的火爐旁,酌飲艾雷島威士忌……

空氣裡,此刻流洩出爵士樂的聲線,毫無違合感!「 作曲家 」 「詩人」  「小說家」  「編劇」都在這時空下誕生……大量釋放出靈感的腎上線素,爵士精神於是就這麼自然的,在生命中譜寫詩意。

 

爵的難過—「才有詩」

爵士樂是種主體性與創作感超強的樂曲,它興起的背景,它音樂的底蘊滿溢出磨難的氛圍。彷彿文學一般,唯有在苦難的旅程中更能看見光彩。

在傑夫.代爾 Geoff Dyer 的著作A BOOK ABOUT JAZZ 《But Beautiful 》中,孫秀蕙小姐的【導讀】對於上個世紀五o年代的爵士大環境有著深度的描摹:

 

「彼時是現代爵士樂發展最蓬勃的時期,大量經典的爵士黑膠唱片紛紛問世,爵士樂手在備受歧視的年代崛起,黑人樂人們由於出低微,教育程度有限,對於版權缺乏概念,只能拿到一點點的錄製專輯的酬勞,絕無可能讓他們養家糊口,因而必須奔波於各地演出,過著辛苦半夜打工的生活。為了抒解辛苦的工作壓力,酗酒、吸毒成為不得不然的結果,更不用說四處奔波趕場而增加車禍機率的發生。

 

 

 

 

爵士流,涓滴痕跡……

在「為了生活而不得已 」的情境下,總是可以聽見一絲來自靈魂的端倪。爵士樂本身似乎就是回應,語言不會是障礙,曲調直指心弦,寄予沉甸甸的穩定,療癒著心神。如馬克思主義學家—卜洛赫(Ernst Bloch)所說:「我們只聽見我們自己」來為此註解,更顯貼切。百年爵士,由風俗、品味、風雅、創新一路不斷進化身形,它雜揉了歲月、打破藩籬,跨界演繹著不同的年代的爵對精采!

 

《But Beautiful 》之中有段貼近的描寫

 

---------來點光。

他說,一邊摸索著後褲袋,想找張紙頭什麼好寫的東西……公爵在儀器板那裡摸來摸去,找枝筆,在一張捲曲的菜單邊緣空白處,草草寫下一些東西。他譜寫的音樂時數之多,為全美之最,而大部份就是這樣的開頭,手邊有什麼紙張,就用那個匆匆寫上一段,餐巾紙、信封、明信片、從早餐穀片盒上扯下來的厚紙板,什麼都行。他的樂譜如是開頭,也如是結尾:在幾次排練以後,原作樂譜被當成沾了美奶滋和番茄的三明治包裝紙,扔進垃圾桶,樂曲的精髓已經妥當安全地存進樂隊的集體記憶當中了。

 

 

20世紀

紐奧良

爵對關鍵字  #男女情欲

 

紐奧良,一個連街道都散發樂性的城市,城市裡的人們看來都充滿了隨性的風格感。早期的爵士樂大多與男女交歡有著密切的呼應,在風月場所內,爵士樂總是伴隨而來,某種程度裡,它是不入流的下階文化,認識爵士樂的路上,這是不可否認的過去,這樣的身世烙印,就是爵士樂的出身。

 

 

30年代

Big Band Swing 華麗搖擺大樂團     

爵對關鍵字  #Riffy   #公爵 Ellington

 

30年代的爵士樂是平滑流暢的四拍節奏,一個紙醉金迷的年代,爵士樂團有華麗的陣容與分組,「滑順」的樂曲中,聽出固定旋律交疊而來的風雅,這樣的「旋律」稱之為「Riffy」。 樂手、歌手彼此井然有序的亮麗出場,精心設計的秀感,活在電影《大亨小傳》神之子蓋茨比的生活裡。爵士樂迷若想要親臨感受,那麼綽號「艾靈頓公爵」的Edward Kennedy Ellington會是個重要的線頭。

 

40年代

Bebop 咆勃爵士

爵對關鍵字  #大鳥 Charlie Parker/薩克斯風手  

 

戰爭總是改變一切最粗暴的力量,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來到,光鮮至上的「大樂團時代」瞬間走上了沒落一途,40年代小而美的編團因此而起,接著傳奇五重奏時代的來臨 ,「即興獨奏」「旋律上以大量八分音符為主 」「節奏更加刺激」⋯⋯

《 The Quintet》是此時期經典之作,Charlie Parker  Dizzy GIillespie   Bud Powell  Max Roach  Charles Mingus 協奏合鳴了這張經典之錄,替Massey Hall留下了傳奇的聲量。

 

 

 

50年代

Cool 冷爵士

爵對關鍵字  #Miles Davis/小號手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Chet Baker/小號手 

 

美國西岸地區於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興起,較少使用颤音和泛音,注重樂曲的整體結構,圓滑柔順,聽來比較不會有棱有角,但總是流露出抑鬱的特質。小號手Miles Davis  鋼琴手 David Brubeck 都是一時翹楚,Brubeck 的《Take FIVE》更是伴隨許多心靈找回放鬆的名作;由好萊塢名星伊森霍克擔綱演出的《Born To Blue》的傳奇小號手—Check Baker也是冷爵門派一大亮點,可惜晚期與毒共舞,走向灰暗……

 

50年代

Hardbop 硬咆勃爵士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爵對關鍵字  #Art Blakey/鼓手

 

當西岸興起酷派爵士樂的時候,東海岸繼續延伸並擴張咆勃爵士樂,且形成較咆勃爵士樂更加熱烈與強勁的「硬」咆勃爵士樂(Hard Bop),硬咆勃爵士樂除了「更強調獨奏」外,樂手之間也互相密切配合,「鼓手」更突然成為發動的火車頭。在這次的風潮中,鼓手Art Blakey成為主要的角色。這時期的爵士有濃濃的宣言感,企圖找回非裔樂手的根源,於是藍調感覺、草根味道、福音詩歌……都是「取材」選項。在《A Night in Tunisia》可以感受到「鼓」動的熱情,「鼓手」成為一個重量級的主角。想要感受瘋狂爵士鼓動的靈魂電影,首推《進擊的鼓手》,它絕對是血脈膹張的聽覺保證。

 

 

60年代

Post Bop後咆勃  

爵對關鍵字  #John Coltrane薩克斯風大師

 

融合硬式咆勃、調式爵士樂、自由爵士樂,可以替60年代以後的爵士樂歸結為一具體的表現,相較於大樂團按譜演出的風格,後咆勃則以「即興生動」傳達出靈動的爵士生命。狂野又長篇的即興,在傳奇薩克斯風大師John Coltrane身上展露無遺。

 

自由爵士是一種形式非常自由的爵士型格。與其他風格的爵士樂不同,演奏自由爵士樂時樂手們不會按照先排練好的樂譜演奏, 整場演奏中演奏者們都是憑著聽覺和對爵士樂的感覺超即興發揮,創造樂曲。

 

60年代  

Fusion融合爵士

爵對關鍵字  #小號手Miles Davis 

六十年代末期,靈魂樂與搖滾樂搶攻了樂迷們的耳朵,爵士樂遇上了一大考驗,爵士樂手開始在爵士樂中放入一些流行音樂的要素,靈魂樂與搖滾樂就成為他們這種概念的最佳來源。

 

Miles Davis 《Bitches Brew》中大膽投入實驗性格,加入電子琴、電吉他等電子樂器音色,曲式編排上捨棄傳統爵士的旋律性,走向更加鬆散、受搖滾影響的即興風格,因此也招來不小的負評。

 

在將近27分鐘的音樂中,好似走進了一個奇幻的超現實世界,詭異的空間氣氛,讓人隨時想要回望,抓不住的感覺,卻將人整個包覆,愛者恆愛,堅守爵士血脈者肯定無法認同。輕飄飄的感覺,配上一杯GIN TONIC 剛剛好⋯⋯


PHOTO CREDIT: 逐角創意

甲桂林廣告獨家取得授權,未經同意,勿任意使用

您可能感興趣

CASE精選個案